大家好,我是布萊克。前一篇已經跟各位介紹了如何挑選相機,如果還沒有看過的各位可以先回去看看。對於單眼相機來說,具有可以更換鏡頭的特徵,但是世界上鏡頭那麼多,Canon、Nikon、Sony 三大家主流鏡頭幾乎都不通用,而且根據用途還可以再細分為廣角鏡、標準鏡與長焦鏡。在挑選鏡頭前應該要先看懂相機鏡頭規格,本篇文章重點擺在鏡頭的外觀與各項參數的含意,一起看下去吧!
鏡頭外觀
先從外觀帶大家認識一下鏡頭,距離機身最遠到最近依序稱為前玉、對焦環、變焦環、焦段、後玉。而每顆鏡頭的對焦環與變焦環的位置並不是固定的,下面會教各位如何辨識。
圖1:鏡頭外觀
焦段
鏡頭上面的數字稱為焦段,單位為 mm,如下圖的焦段就是16-35mm。焦段越小,鏡頭可以拍進去的景物越大;反之亦然。只要畫一張圖就能夠清楚明白了,如下圖 3 所示。
圖2:Sony FE 16-35mm F2.8 GM 廣角變焦鏡頭焦段
圖3:焦段大小與視野關係圖
像這種可以更改焦段的鏡頭稱為變焦鏡,另外有一種不能更改焦段的鏡頭稱為定焦鏡,由於內部沒有複雜的鏡組,因此定焦鏡都會比較輕且便於攜帶。
鏡頭上標示的 16-35mm,16mm 稱為廣角端,35mm 稱為望遠端。一般所稱的 N 倍變焦,就是透過望遠端/廣角端計算出來的,以這顆鏡頭來說大概是 2 倍變焦。
對於全片幅的鏡頭來說,焦段是 24mm 以下的稱為超廣角鏡,24-35mm 稱為廣角鏡,35-70mm 稱為標準鏡,70mm 以上就可以稱為長焦鏡了。這些焦段並沒有清楚的界限,可能會有一顆鏡頭介於超廣角與廣角之間,如上圖 2 的 Sony GM 鏡頭就是了。
前玉
圖4:鏡頭前玉
鏡頭前玉是距離相機機身最遠的地方,意思是相機不慎墜地,也是最容易先遭殃的地方。因此一般來說,高檔的鏡頭都會搭配遮光罩與保護鏡。

圖5:遮光罩
- 可以阻擋強光,改善影像質素
- 鏡頭由多片凸透鏡或凹透鏡組合而成,強光進入鏡頭後會進行反射,因而產生光暈。
- 保護鏡頭
- 如前面所述,如果像機不慎掉到地上,撞擊點就會落在遮光罩上面了,有效保護鏡頭。

圖6:UV 保護鏡
因此保護鏡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要是受到一點刮痕可是會心痛的。
對焦環
因為不同鏡頭對於,對焦環與變焦環的位置可能不同。要分辨轉動的圓環是什麼,最簡單的辨識方式就是轉動後看相機內的主體是怎麼變化的。如果是轉到對焦環,主體就會漸漸變清楚了,如下面的影片。
影片出自 Pexels/攝影師 Abraham Braun
變焦環
每顆鏡頭未必都有變焦環,僅變焦鏡頭才會有這個圓環。反之,如果是定焦鏡頭就沒有變焦環了。變焦環的主要作用就是改變焦段,達到縮放的效果。下面影片只是示意影片,不太可能找到一顆鏡頭可以變焦那麼多倍率的。
此為示意影片 影片出自 Pexels/攝影師 ArtHouse Studio
後玉
圖7:鏡頭後玉
每顆鏡頭拿到手之後,都會有鏡頭保護蓋,用途就是保護後玉的。當鏡頭被更換下來之後,建議一定要蓋上保護蓋,否則空氣中的灰塵跑進去會很難清潔的。
後玉的口徑會跟搭配的機身相同大小,所以不用擔心口徑的問題。
鏡頭口徑
圖8:保護鏡口徑應大於等於鏡頭口徑
口徑的部分大約就是前玉的直徑,單位為 mm,通常用 Φ 表示。如 16-35mm 這顆鏡頭的口徑就是 82mm,這數據可以用來選擇需要購買的鏡頭保護鏡。在購買保護鏡之前一定要注意這個數據,要買過大或剛好的保護鏡都是可以的。如果買到太小的保護鏡,即使透過濾鏡轉接環裝上去,也會產生一圈黑影。
防手震
前一篇文章已經跟各位介紹了相機內建的防手震機制,現在要跟各位介紹的是鏡頭本身提供的防手震機制。
一般來說越長的鏡頭通常都會提供防手震功能,只要啟動之後,大致上就可以避免震動帶來模糊不清的問題,拍照成功率都會提升很多。
下面影片是 Sony A7 搭配 70-200mm 長焦(望遠)變焦鏡頭時,關閉與啟用鏡頭防手震機制的測試影片。
鏡頭防手震展示影片/出自 Jim Lin YouTube 頻道
Sony、Canon、Nikon 鏡頭規格介紹

Sony FE 16-35mm F2.8 GM 廣角變焦鏡

Canon EF 100mm F2.8L Macro IS USM
這是一顆定焦鏡,因此沒有變焦環
- 鏡頭種類:EF 鏡頭兼容性最高,是專為 EOS 相機而設的自動對焦鏡頭系列。EF-S 鏡頭針對APS-C片幅的 EOS 相機設計的。
- 焦距範圍:有範圍的焦距表示該鏡頭為變焦鏡,若為 50mm 表示定焦鏡。
- 光圈範圍:有時會看到3.5-6.3,表示廣角端最大光圈在 F3.5;望遠端最大光圈在 F6.3。若為單一數值 2.8,表示該鏡頭是擁有恆定光圈的特性
- 鏡頭特性:
- L 表示 Luxury(奢侈)的縮寫,是頂級鏡頭的象徵,俗稱紅圈頭
- II、III 為同一光學結構鏡頭的第 2、3 代
- Macro 表示該鏡頭為微距鏡,可以用來拍攝昆蟲或是微小飾品
- IS 表示該鏡頭具備防手震功能
- USM 表示自動對焦機構的驅動裝置採用了超音波馬達,使得對焦聲音更小,更精準
- STM 表示該鏡頭採用步進馬達,錄影時的對焦過程較安靜平順

Nikon AF-S NIKKOR 70-200mm F2.8E FL ED VR 長焦(望遠)變焦鏡
結論
每顆鏡頭都有其命名方式,看完這三大家主流鏡頭製造商的規格之後,是不是對於鏡頭的名稱有概念了呢?基本上鏡頭上的參數不外乎就是「焦段」、「最大光圈」、「防手震」...等等這些規格而已,跟相機機身比起來算是好懂許多了。
如果覺得布萊克分享的內容相當實用,敬請按下方的 Liker 按鈕拍滿它吧!這樣布萊克就會更有動力去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。如果身旁剛好有需要的人,也歡迎分享給他們喔!有任何回饋意見也都歡迎留言。
留言
這篇文章對於想要購買相機的新手是一個非常有用的資訊 原來鏡頭裡還有這麼多秘密 學習到許多知識 謝謝版主的細心分享。
謝謝,你的鼓勵讓我更能增加動力寫文章。歡迎分享出去給朋友們喔!
這些深奧的名詞版主一次解釋,長知識!
希望這樣解釋可以讓你理解,如果哪邊需要協助,歡迎告知喔!
感謝您將各種不同的鏡頭整理的這麼清楚,這樣我知道怎麼選購了!
這些都是相當經典的鏡頭,希望有解決掉您的問題。
請問版主如果預算只有三萬塊的話,有推薦的鏡頭嗎,還是在存多一點錢買上面比較好
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我以後會做一篇特別介紹這部分。 以下簡要回答你的問題,假定你是使用 Sony 全幅相機,如果是要用作旅遊用途: 1. 要拍什麼就拍什麼:建議買原廠的24-240mm(SEL24240) 的變焦鏡,價格為 2.9 萬左右,可以達到 10 倍光學變焦,優點是拍廣闊場景或是特寫都很適合,缺點是相片邊緣畫質會模糊。 2. 特別在意成像效果:建議買蔡司的24-70mm (SEL2470Z) 的變焦鏡,價格為 2.8 萬左右,以 F4 恆定光圈來說可以拍攝很多題材了。 如果你有需要在室內開箱器材或錄影,建議買大光圈的定焦鏡 (SEL85F18 或 SEL50F18F),價格為 8 千到 1.6 萬左右。 存多一點錢是為了買更多「不同用途」的鏡頭,所以常常聽到攝影是個坑XD,請參考以上建議。
相機新手,感謝提供資訊,原來有這麽多分別。買相機前都要多做功課了。
謝謝你的回應,希望這些資訊有幫助到你。
我花了大錢買了一台EOS RP 卻連基本的規格名稱都不清楚 看了版主的文章後 才有頭緒了 謝謝版主分享
謝謝,歡迎常常關注我的文章,盡力用簡單的用詞讓你理解這些難懂的規格。
我超愛旅遊也很愛拍 但總是花了錢買相機,卻搞不懂該如何調以及如何選購 版主的文章真的好仔細介紹,要好好收藏起來 下次要買相機可以來這挖寶
我也是跟你同樣類型的,所以也累積了一些拍照作品,我們可以多多互相交流。 往後會寫更多關於相機如何調整參數的部分,敬請常來逛逛。
相機、鏡頭這些東西我一直認為是很有學問的、並且複雜的東西,看過版主解釋之後,好像稍微了解一些了~謝謝分享喔~
謝謝你的回應,希望有幫助到你。如果對於哪些部分感興趣,歡迎告訴我喔!
謝版主介紹 讓我們清楚了解鏡頭的種類
不會,希望這些術語有介紹清楚,也謝謝你的回應。
攝影真的是很大的學問,若想要有好器材,口袋也要夠深XDD
真的,往後會分享更多拍攝的技巧,歡迎常常回來看。
之前上課有講到相機,但沒有版主說得如此仔細 前玉、焦段這些用詞我還是第一次知道,真的長知識了! 最有心的是有影片!!!能馬上看出有開啟防手震的差別 這篇文章讓我受益良多,謝謝版主
謝謝鼓勵,聽到這些話讓我感到欣慰。說到防手震,如要用在旅遊上的鏡頭,真心推薦選購此功能的鏡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