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加持!Sony ZV-E1 頂級 Vlog 全片幅相機登場啦!主打 AI 自動取景、電影感風格與指向性麥克風
AI 加持!Sony ZV-E1 頂級 Vlog 全片幅相機登場啦!主打 AI 自動取景、電影感風格與指向性麥克風
Table of Contents


pCloud 雲端空間特價啦!最高 14 折優惠,再也不怕電腦或手機沒空間了 (2023 限時特惠)~~

大家好,我是布萊克。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拍 Vlog 經營自己的自媒體事業,除了讓自己多個副業之外,更重要的是能夠打開知名度。創作過程中,相機絕對是不可缺少的,這次要分享的 ZV-E1 這台相機可能會是下個多數 Vlogger 愛用的相機,這篇會跟你分享這台相機強在哪,主要功能有什麼。有幫助到你就幫我分享給其他人囉!



全片幅 Sony ZV-E1 黑白兩款/Sony 提供

 

2023.03.29 最新消息:
Sony ZV-E1 即將於**臺灣時間 2023.04.14(五) 正式上市,單機身共有黑、白兩色選擇,售價是 NT$64,980 元**

 

Sony ZV-E1 相機展示影片/出自 Sony Camera Channel YouTube 頻道

 



 
 
 

如何挑選拍攝 Vlogger 的相機?

1. 重量和尺寸

攝影機越小輕便,攜帶就越方便,拍攝起來也更加自由和靈活。影視創作者可能需要長時間攜帶相機進行拍攝,如果相機過重或過大,可能會讓拍攝過程變得非常辛苦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運動型的相機那麼受到大家的歡迎,最有名的運動相機就是 GoPro 了。雖然 GoPro 很方便又非常輕,但仍然難以解決電量太少的問題。帶很多顆電池會看起來很蠢。



使用 Sony ZV-E1 來拍攝 Vlog/Sony 提供

 

如果你想在在重量和電量之間取得平衡,那應該要換稍微大台一點的相機。Sony ZV-E1 採用高容量 NP-FZ100 電池,大幅提升了續航力,其 USB 供電更⽀援快速充電功能,可提供連續錄影不間斷的長效電源。

Sony ZV-E1 的重量是 483 公克,這是沒有任何鏡頭的情況下的重量,比一瓶瓶裝水還來得輕。長度與高度分別為 12 公分和 7.2 公分,差不多比一張識別證大一點而已,算是很好攜帶的。
 
 

2. 影像質量

雖然你我的電腦螢幕都還是 Full HD 的畫質,但現在影片畫質越來越好,4K 畫質已經是多數影片創作者的基本要求了,因此相機有 4K 錄影功能也早就不奇怪了。

Sony ZV-E1 可拍攝全畫素讀取、無像素合併的 4K 60fps 高畫質影片,未來可透過 Creators’ Cloud 升級更新,將可以拍攝出 4K 120fps 的流暢影片。以及⾼效的 MPEG-H/HEVC/H.265 編碼格式、全幀壓縮、10 bit 4:2:2、靈活的ISO設定、預設/外部輸入 LUT 與更多有利於⾼畫質拍攝與便於剪接的功能,提供靈活高效的後製編輯,大幅提高影像質感。

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編碼格式、全幀壓縮,與 10 bit 4:2:2 這些專業的攝影術語,可以參考以下的文章。

 
 

3. 能拍出電影感

電影感這種東西聽起來很籠統,要用一句話講清楚也不太容易。布萊克自己的認知就是色調、畫面比例、影格率、對焦...等等的搭配。Sony ZV-E1 就能夠拍出這樣的電影感。



Sony ZV-E1 內建數種電影風格/Sony 提供

 

Sony 自家推出貴鬆鬆的 Cinema Line 系列電影機,內建包含 S-Cinetone 的電影風格設定。現在這樣的電影級拍攝風格也已經下放到 Sony ZV-E1 啦!相機內建 10 組「Creative Look」預設參數設定,可應用於錄影及靜態影像拍攝,不需後製即可迅速產出獨具創意色調的影片。

切換到 CineVlog 的功能,可以將影格設定至 24fps,搭配 Cinema Scope 可以調整畫面長寬至 2.35:1,這樣就可以打造出自己的微電影風格啦!
 
 

4. 超穩定的拍攝效果

在外面拍攝 Vlog 最容易碰上晃動的畫面,攝影師拍攝當下可能沒有什麼感覺,但觀眾是很容易不買帳的。這台 Sony ZV-E1 機身內建最⾼達 5 級防手震,原本的防手震積極模式 (Active Mode) 就有相當程度抑制效果了。而這次又多了一個叫做動態積極模式 (Dynamic active Mode) 的功能,可以提高 30% 的穩定效能,讓手持拍攝更輕鬆啦!

 

看到這裡覺得內容不錯的話,敬請按下方的 Liker 按鈕拍滿吧!這樣布萊克就會更有動力去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,或者也可以分享這篇文章。



pCloud 雲端空間特價啦!最高 14 折優惠,再也不怕電腦或手機沒空間了 (2023 限時特惠)~~

 
 
 

Sony ZV-E1 主打功能

1. AI 即時追蹤並自動取景



Sony ZV-E1 搭配 AI 即時追蹤與自動取景/Sony 提供

 

如果你有用過 Sony 相機,應該對於他們家的即時追蹤技術相當有印象。這方面從對焦和人眼、動物眼部追蹤就能看得出來,這讓攝影師可以更加專注於構圖和取景上。

自動取景功能是 Sony ZV-E1 相機的重點功能,它會根據 AI 主體辨識技術,相機⾃動裁切畫面,將主體保持在明確突出的位置。這就很適合錄製訪談、⾳樂表演、烹飪等影片,即使不移動相機,取景框仍會平穩地跟隨主體。

這個功能非常適合個人或是小型的工作室,不用幾個人就可以做到後製剪輯的效果,是個相當實用的功能。

 
 

2. 一鍵景深切換

ZV 系列的相機有景深切換的功能,簡單來說就是一鍵就能快速光圈大小,在前景和背景之間迅速切換。身為 Sony ZV 系列最高階的 Vlog 機種,ZV-E1 具備當然也有這個功能。

同樣只需一鍵即可讓背景和人物的臉部之間快速流暢的轉換對焦,讓觀眾更專注在對焦主體上。這就是新的相機的好處,讓攝影新手能簡單快速上手,讓專業攝影師能不費時的切換拍攝參數。

 
 

3. 清晰的收音品質



內建指向性麥克風/出自臺灣 Sony 官方網站

 

Sony ZV-E1 在熱靴附近有內建智慧指向性 3 組麥克風,我們可以按照拍攝環境來調整麥克風的方向,可以對準前方的主持人和受訪者,讓聲音變得更加清晰。買 Sony ZV-E1 的時候會附贈防風毛罩 (俗稱 Dead Cat),有效抑制風聲噪音。

當然啦!如果要有更加專業的收音品質,相機內建的麥克風還是不夠好。這時就可以在熱靴上裝上外接麥克風,與監聽耳機,這樣攝影師就可以更即時的掌控與確保拍攝當下的收音品質表現。
 
 
 

結語

Sony ZV-E1 是全球最⼩巧、最輕量的全片幅可換鏡頭 Vlog 相機,其輕巧機動性讓 Vlogger 進行影像創作更為游刃有餘。Sony ZV-E1 即將於臺灣時間 2023.04.14(五) 正式上市,單機身共有黑、白兩色選擇,售價是 NT$64,980 元。可搭配 Sony FE 28-60mm f/4-5.6 OSS 鏡頭,組合價是 NT$69,980 元。

更多詳細產品訊息可洽詢全台 Sony Store 直營通路。

如果覺得內容有幫助,麻煩幫我分享出去給更多人知道,或者留下你的評論,這樣會讓 Google 搜尋知道我的內容是有幫助的。或者也可以按下方的 Liker 鼓勵我。麻煩你囉!


DMCA.com Protection Status 本文章受著作權保護,僅允許分享文章的網址供人參考!

部落格內的所有文章都有受到著作權保護,如有使用需求請來信取得授權。請勿以任何形式複製文章內容,此舉已違反著作權,如被舉發後果自負!

by 工程師布萊克


精選文章

2023 護照換發總整理,申請文件、自辦流程、費用資訊彙整

最近這兩三年一直無法出國,導致封塵已久的護照快要過期了,護照換發的需求也在大幅度的增加。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護照換發的懶人包,告訴你護照換發應該準備的文件與申請方式,只要照著流程做就可以了。 護照...

原來 MTF 曲線是這麼回事!教你判斷鏡頭品質的小工具

許多朋友在挑選鏡頭的時候,都會有不同的煩惱。有些人想買用途廣泛的鏡頭,有些人則是價錢考量,更有些人是希望買到畫質銳利的鏡頭,畢竟錢都花了最希望拍出來的相片是最清晰的。那怎麼知道一顆鏡頭的銳利程度呢?...

什麼是測光?介紹相機內 5 種測光的基礎知識

剛學攝影的你可能第一次聽到測光這個名詞,其實是測試光線的意思。不過相機是怎麼測光的?測光的方式好壞會怎麼影響一張相片呢?我知道這是你可能會有的疑惑,我用這篇文章來解答你的疑惑。文章中會介紹 5 種測...

如何拍煙火?公開第一次拍就上手的技巧

每到年底時刻,臺灣各地有很多煙火慶典活動,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國慶煙火了。煙火不是時常見到的題材,而且每次看得到也不一定拍得好。想要拍出美美的相片,那就務必先知道怎麼拍煙火,於是這篇文章也就誕生了。掌握...

Sony Creators’ Cloud 核心功能!登錄相機送你免費 25GB 儲存空間,同時將更新 App,推出作品分享、線上協作功能

Sony 在 2022 年推出 Creators’ Cloud 服務,讓個人或小型工作室的創作者,發佈他們的作品與世界各地的創作者共同學習和分享。結合 Sony 自家先進的相機技術與 AI,希望能帶...

Metamask 教學!如何註冊、安裝、入金、加 BSC 公鏈

前陣子虛擬貨幣、NFT 和元宇宙完全攻佔媒體的版面,貨幣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。看著看著都覺得內心很想趕快加入幣圈。在股市中交易會有證券戶,而在幣圈中用來儲存貨幣的眾多錢包中,最著名的應該就是 Meta...



最後修改日期: 2023-04-01

作者

留言

撰寫回覆或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